很久没玩硬件了,心想传统手艺不能丢啊,这次设计了个小板子,用于高精度的时间采样~
可并不是我标题党哟,这个小模块能测量皮秒级别的时间差,而这在很多地方都能有应用的,有兴趣的听我继续详细介绍XD
1ps = 10^-12s ,也就是一万亿分之一秒,这是短到窒息的一段时间,即便是以宇宙最快的光速,在1ps的时间里也只能走0.3mm,而要知道光速从上海跑到深圳1200公里只需要4毫秒。
用过单片机的同学都知道,绝大多数的单片机都有定时器的功能,通过计算配置外设寄存器,我们能利用定时器中断来精确测量一段时间。而这个时间的精度是什么决定的呢,答案是MCU时钟的频率。
也就是说,假如我们使用的是1MHz的晶振作为高速时钟(不考虑分频和倍频),那么每个时钟周期就是1us,这也就作为定时器的计数单位 – 开始计时后,每过1us,相应寄存器的值会加1,等中断到来,我们读取最终的计数值,乘以1us的单位,就得到计时的间隔了。
可见,为了提高计时的最小单位,我们就必须用上更高速的时钟,可是单片机的高速时钟都由晶 ...
手势Home是个人前段时间开发的一个Android系统增强小APP,主要用于解决现今全面屏手机上虚拟按键占用屏幕空间的痛点,用手势代替绝大多数的操作。APP目前发布在酷安市场上,从发布之初到现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已经有超过3w的下载量。
写这个APP的初衷,其实是因为个人使用S8的时候觉得美中不足,这么漂亮的屏幕,为啥非得在显示区域留个下巴呢…虽说也可以隐藏导航栏,但是这样就牺牲了操作的便利性,必须上滑一次呼出导航栏之后才能操作返回。Android系统下的三大金刚向来是标配,分别承担着返回、桌面、多任务三大功能,想要回避是不太可能了,于是我也尝试了下网上能找到的很多手势操作软件,但是效果都不很满意,于是便自己开发了这坨APP。
从最初个人使用的一个小应用,到后来接收大家意见更新迭代了十多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得到几万名基友的支持和喜爱,事实证明了Android确实也是可以有更优雅的系统导航方案的。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Android系统中虚拟按键的前世今生(内容来自于IT之家对本APP的报道)↓
魅族的探索与尝试Android手机用户里,可能没有比用过魅族Smartbar的 ...
吉他自学了大概3个月,这首入坑的曲子《sunflower》,作者是孙培博老师。
这首曲子我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练熟,其实看了下记录琴是4月21日就买来了,但是不巧时逢很多事情,自己创业团队这边和老师教研室团队那边都有项目在手,分身乏术,随后又到了校招季,期间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也思索了好一阵个人未来发展的抉择问题,自然是没有时间学琴的,博客也停更了半年左右。又想起自己曾经在大一的时候买过一把神奇的烧火棍,那时爱上层楼,非要给自己加戏,结果没坚持一个月就把琴卖了哈哈,乐器这种东西,果然还是要舍得投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
用手机前置摄像头录的像,声音较小,焦距也略为飘忽,当然最主要限于个人水准,节奏不是很稳~大家凑活听:D
“微信推送了v6. 6.1 版本更新,更新后,用户点开微信,其首页便是“跳一跳”这一游戏。微信团队这样的“强制推广”意图相当明显。但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微信的“跳一跳”现在已经火遍了大江南北。”
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这款游戏的秘籍攻略,但是我们当然不能走寻常路啦~玩过几局之后发现,这款游戏的特点注定了它极为容易被设计物理外挂:
操作简单,只需要点击屏幕(也只有这一种操作)
没有时间限制,每一跳都可以等完全准备好了再操作
画风淳朴,可爱是一方面,另一个就是这样的画风很方便进行图像处理~
机智的创客网友也有已经用舵机代替手指做出物理外挂的了↓
由于我手边没有电容笔,而且感觉用外置摄像头加Arduino来玩这游戏有点小题大做,因此这里通过纯软件方式开挂,原理为:
PC端通过ADB命令控制手机截图并上传
PC端程序读取截图进行图像处理,这里用的OpenCV
根据处理结果发送ADB命令模拟点击屏幕
以上循环
原理其实很简单,重点就在图像处理的步骤,这个游戏中也很好解决,首先我们知道游戏里小人跳的距离跟我们点击屏幕的时间成正比,因此PC端任务就是测量出小人和下一个站台之 ...
苹果总是能隔三差五地带给人们惊喜,今年的iPhone X作为iPhone的十周年纪念版,加入了众多黑科技功能,而作为其中之一,即使对 iPhone X 再无感的人,应该都无法拒绝 Animoji这个魔性的功能。
AniMoji作为iPhone X的独占功能,目前只能在X这一款机型上体验(甚至连iPhone8都不行),而且目前也只在iMessage里有应用。个人曾经在iPhone X发布很久之前,做过一个类似的APP叫颜艺Boy,也是用来同步用户的表情的。但是当然啦,如果苹果决定要做某一件事情,一定会把它做到极致体验再发布的,所以跟我当时那个APP比起来,AniMoji的效果要好非常多。一方面是由于X搭载了神经网络处理器,所以可以使用复杂得多的网络模型,另一方面苹果的3D动画建模是老牌强项(毕竟乔布斯拥有的另一家公司名字叫做皮克斯:D),仔细看就会发现它并不是使用一个标准的骨架套在每个模型上面,而且针对每个独特的猫啊狗子啊外星人啊进行专门的动画表情建模(比如机器人的嘴,动物的耳朵等,都是可以以特定的方式动的),所以表现出来的动画人物的表情才会非常生动可爱。
对个人而言,作 ...
关于这个项目
个人很喜欢打乒乓球,想当年高中的时候每天中午挤出午休时间在学校挥洒汗水,连觉都不睡了😲,但是上大学以后打球的时间就比较少了,一是由于学习工作时间有限,二是学校里球友越来越少,很少碰到水平相当又志趣相投的同学了。
记得去年在网上看到一个kuka机械臂跟波尔对战的视频,虽然说这个视频是kuka推的广告,也有充分的摆拍嫌疑,但是我觉得让机器人打乒乓球其实还是非常可行的。毕竟乒乓球不像围棋之类的智力竞赛,打乒乓球并不需要很高的人工智能水平(心机婊机器人选手不算😉),而是对机电控制水平要求较高(高速度,高精度),这方面已经有了工业机器人行业这么多年的积淀,应该说难度并不是非常大的,最大的难点在于视觉算法。
KUKA机械臂对战波尔的视频↓
当然了,工业机械臂属于重型装备,价格也不是一般消费者能承受的起的(数十万以上),如果要想实现一套低成本的类似设备,我归纳了一下,大致需要如下几个功能模块:
高速双目视觉系统
自由度机械臂(可用舵机,降低成本)
高速移动滑台(类似雕刻机的导轨,用于快速移动,因为舵机的响应速度不够所以需要这一项来补偿)
一套巧妙的算法 ...
前几天在网上买元件,为了凑单顺带捎了一大批纽扣电池(大概5毛一颗)…..
这样的。。。
然后心想着,买来不用浪费了啊,电池都买了,不配个板子岂不是血亏?
正好低功耗相关的项目还没有玩过,于是free style了这么个东西…
也设计了个外壳,用sla打印效果不错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基于电子墨水屏的显示器…
当然重点在于低功耗,使用的元件是:
主控STM32L0系列MCU
主打低功耗的系列,本身F系列已经具有低功耗设计了,这个L更是夸张,经过测试功耗也确实很给力,官方的数据:
我这个小板子上是运行在STOP模式,也就是待机电流在1uA左右
蓝牙BLE模块蓝牙4.0标准包含两个蓝牙标准,准确的说,是一个双模的标准,它包含传统蓝牙部分(向下兼容2.0)和低功耗蓝牙部分(Bluetooth Low Energy),顾名思义BLE的特性就是极其省电,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可穿戴设备都是基于BLE的。
我使用的是这款模块,挺便宜的,10元左右,也很小巧
BLE的蓝牙模块不再是普通的串口透传(像HC-05),而是使用GATT(Generic ...
“颜艺Boy”是一个实时捕捉人脸姿态和表情的Android APP,提供Arduino库函数支持,可以跟硬件配合起来实现一些有趣的项目
最近撸机器学习有点感觉,遂想趁热来一发小应用。。正好工作室目前有一个高仿真机器人的项目,到时候会使用硅胶制作机器人皮肤(参考机器人“佳佳” ),而面部也会布置一些驱动系统,这样就可以制作表情包对客人微笑了😊。于是我大眼一转,决定先搞个表情捕捉APP😆
效果先看看视频演示
简单介绍一下原理
程序主要分为5个功能模块:
OpenCV基于PCA的人脸识别
基于SDM的人脸关键点回归
基于SVM的人脸训练集表情分类识别
3D GUI显示
蓝牙通信用于连接硬件
其中关键点的检测效果还不错,而表情分类由于样本量的原因稍有些许不稳定(各种表情只用了25个训练样本)
由于训练样本运算量较大,所以先通过手机采集图像数据,然后加好标签在PC端读取数据进行训练,APP中则直接加载训练好的XML文件。值得一提的是,在表情分类模块中,对人脸关键点数据的归一化操作十分重要,在网上看到一些案例是直接将点的像素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