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到啦(划掉)过完啦,这年头谁还不是个宝宝!各位超龄儿童有没有收到礼物呀~
没有礼物也没关系,今天教大家制作一个小孩看了会尖叫,大人看了想剁手的高科技玩具,有教程有源码,有手就能做~
逗比钟的创意原型最早来源于国外的一个Arduino项目,当时我看完也是深深地被其由内而外散发的沙雕气息所折服,所以就顺着它的思路自己设计了一个,改进了一下结构,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功能。制作这个逗比钟的绝大部分材料都可以在网上买到(包括零件加工),成本的话也不高,在下面的教程中我使用的主控电路板是自己设计加工的,对于小白一点的同学,如果不想自己制作焊接PCB的话,可以直接购买下面推荐型号的开发板,也是可以实现完全一样的功能的。
那么首先说明一下,由于是电子DIY项目,所以最好需要你有一丢丢的电子基础:会Arduino的话就完美了;不会也没有关系,电路的连线不超过10根,代码都已经提供好了一键下载即可。至于更加详细完全面向小白的教程,我希望有热心的同学能在尝试过制作成功之后分享一下下不~
来看一下最终成品的效果:
我们从需要准备的材料入手:
9g舵机3个 共10元
白板 ...
在Windows 10发布时,除了使用传统的登陆密码,操作系统还支持三种Windows Hello类型: PIN,面部识别,和指纹识别。
也许我们在各种智能手机上已经习惯于手指一按或者盯着屏幕就可以解锁直奔主题的感觉,但是对于PC来说,生物识别的普及速度似乎慢了不止半拍。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可以归结于电脑的使用方式不像手机需要频繁解锁,也可以认为PC行业作为老消费电子业创新力匮乏各大厂商没有动力跟进最新技术(只有各大RGB灯厂依然蓬勃发展哈哈),但总之现状就是Windows Hello出现了这么久市面上能够适配的配件依然寥寥可数。
嘛,作为一个呆萌极客,遇到这种问题肯定是要挺身而出的,反正让我敲一长串密码我就难受,连指纹人脸都没有的电脑能算得上是神机吗?我表示强烈摇头。
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强势改造自己的键盘,给它添加上指纹模块,一键登录美滋滋。
开始之前,先介绍一下本次DIY的背景,其实个人自己用的台式机是支持人脸识别的,我很早(从RealSense发布的时候)就开始关注Windows Hello了。那时候能买的RealSense摄像头都很贵(现在也不便宜),我最早选择的是SR3 ...
记得之前看过报道说小扎同学(扎克伯格)每年都会搞个自我挑战项目,俗称立Flag
这不快到年终啦,博客也没怎么更新,不折腾点东西总结一下今年的工作总感觉不太圆满
于是这是今年的答卷,一个APP,主题是科幻,融合CV/AI、3D、IoT以及N个爆肝的夜,APP展现了我理解中的短期未来对于这些耀眼的技术名词最有可能落地应用的方式
更详细的关于产品思考可以参考下文导图内容
视频中全部画面为实景拍摄&实时录屏,非特效,enjoy~1APP演示视频↓
入职有一个月左右了,由于工作岗位是做AI算法(目前主要在做自研的深度学习计算框架),读文献的时候经常能发现一些很好玩的AI应用,这个小项目就是上周周末基于某个人体关键点检测网络做的一个小软件,大家感受一下~
原理是用传统cv的maker tracker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关键点检测,分别进行二维码和body landmark的定位;solvePNP之后转换到虚拟三维坐标系;用游戏引擎检测碰撞并且实时渲染模型出来。大概就是这样,没有用到depth camera,只需要一个rgb摄像头,虽然目前帧率还不高且有抖动。
landmark的检测使用的训练数据集是COCO,手部检测模型介绍可以参考CVPR2017的这篇论文《Hand Keypoint Detection in Single Images using Multiview Bootstrapp》
1看一下具体的演示视频↓
前言关于相信机械臂大家应该都了解过,小到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大到工厂里使用的工业机械臂,都是机械臂控制的典型应用。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机械臂这样一类最典型的“机器人”,正在逐渐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X-Bot就是这样一个机械臂作品,确切地说它是我另一个AI项目的先导作品,由于之前看paper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条件生成式对抗网络(CGAN)模型,所以产生了一些脑洞准备动手结合硬件造一个AI灵魂画手。既然是画手,光有AI算法当然还不够传神,所以X-Bot就应运而生了,当时也考虑过好几种机械臂方案,最终选择了CoreXY结构作为X-Bot的设计方案。
关于机械臂那么CoreXY结构是什么东西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比较流行的机械臂结构有哪些:
最经典的XYZ结构
这一类结构大家应该一眼就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简单说就是在X、Y、Z三个方向上都是独立的直线运动,虽然形式有多种比如图中的第一种被称作龙门式,一般在雕刻机领域用的很多;而第二种在比较追求小型化的3D打印机上经常可以看到其身影。
XYZ结构的好处就结构非常简单,控制也很简单,由于三个方向上的运 ...
年轻人的第一次搬砖。
毕业之后在公司进行封闭培训,其中有一个环节是产线实习
工作内容就不说了,起早摸黑就是干,做机做到脑袋疼。
深刻了解到所谓厂弟厂妹是怎样的一群人,其实某些方面很佩服他们
感慨一下,读书真幸福。
由于不可抗力原因,近期能更新博客的时间不多,所以关于Pico的后续,我可能会拖更,但保证不会烂尾的😉
在产线上接触了一些自动化设备之后产生了一些有趣的想法,马上会有新项目出没
有很多读者反映站主常年摸鱼,等待更新苦不堪言,希望能增加RSS订阅功能。这里郑重回复一下,RSS是不可能有RSS的,这辈子不可能有RSS的…不过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微博,以后项目文章的任何更新都会发到微博,nice&easy~
很快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其实挺怀念的。
上一次做磁悬浮应该是大二时候的事情了,那时参加学校的一个电子设计竞赛,做的控制组的题目,就是下推式的磁悬浮装置(结果做的还不错拿了特等奖:D),做完之后我就把项目给开源了,原帖子发在极客工坊和Arduino中文社区。
当时是用的Arduino来做的这个项目,用过Arduino的都知道,它是没有定时器中断的,所以在控制项目中,哪怕是很简单的PID算法,都是无法做到精确地固定周期运行。当然Arduino也有它的好处,就是利用各种方便的库函数进行快速的原型验证。整个装置其实并不复杂,不过是需要控制几个ADC读取霍尔传感器,输出几个PWM控制线圈,中间加点控制算法而已。经典如PID,对于这种低阶系统其实完全够用了,所以当时经过参数的优化之后,整体的运行效果也还可以接受。
但是毕竟Arduino性能有限,运行一些复杂点的算法还是力不从心,而且最明显的缺点是,其PWM频率恰恰是490Hz(有几个口是980Hz,也有第三方库可以改),不偏不倚就是人耳听觉范围最灵敏的频段,也因此整个装置运行时会发出谜之噪音,容易引起强烈不适!😠
那这一次为什么又重新捡起这个项目呢,因为这是今年S ...
前几天受邀到深圳参加今年的ST峰会做特邀演讲嘉宾,分享了个人的一些技术经验和作为一个极客的人生哲学😄,在深圳的同学可能有到蛇口希尔顿现场的,不知道有没有看到我~
虽然目前主业已经不是做硬件了,但是感觉存货不少,有热闹哪能不凑呢是吧时隔三年来深圳,见到很久不见的老朋友,也体验了一把深受人民爱戴的老创客待遇哈哈
峰会为期两天,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STM32中国峰会已成为倍受关注的年度行业盛会,会议期间,ST的最新产品、物联网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各种有趣的作品汇聚一堂,展示基于STM32取得的最新技术成果。
以上是官方对展会的介绍,由于时间匆忙,下午演讲完之后就离场了,没来得及逛一下各个展台,所以具体有啥好玩的我也不知道。。。真的不是我偷懒😏
最近准备拿树莓派做一些AI相关好玩的东西,但是对这块别人设计的板子总感觉不是很满意。一方面树莓派是面向广大用户的,所以定制化不够,板子形状尺寸配置外设都无法达到理想的要求;另一方面树莓派的性能也确实相对捉急,毕竟成本摆在那里,为了普及这块卡片电脑,不可能用上太贵的SOC(树莓派上面的博通CPU是专门供应给树莓派的)。于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强迫症,也为了学习一下高速PCB的设计制造,决定自己画块ARM核心板玩~
板子的原理图设计和PCB Layout已经完成了,正在发往厂家进行PCB加工。这里吐槽一下,像这种多层精密PCB板要找到合适的厂家打个样(不是批量)还真是不容易。。。淘宝上翻了一遍PCB打样的厂家,没有一家能做0.3mm pitch的BGA板;听说嘉立创最近工艺升级,于是去充了个值把板子发过去试试看,第一次审核通过,第二次准备加工的时候,接到电话说你的板子我们做不了,0.2mm的过孔超过工艺范围,是的加钱也做不了…不过幸运的是最终还是找到一个可以做的厂家,当然价格也是相当的不亲民了~
板子用的全志Cortex A53四核CPU,主频1.5GHz,六层DDR3内存,mi ...